失智症有什麼症狀?該怎麼預防?失智症的飲食建議
常聽到的阿茲海默症是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類型。
失智症是什麼?
失智症是一種會影響認知、語言、行為、記憶和判斷的神經退行性疾病。
嚴格來說,失智症被歸類在「症候群」,有幾種類型,並非單一疾病。
最常見的是阿茲海默症。
失智症的5種類型
失智症大致上有這5種類型。
阿茲海默症
特徵:記憶力逐漸退化、語言出現障礙、行為能力變慢。
初期症狀是記憶力衰退,患者會在10 - 20年之間緩慢退化。
這是失智症中最常見的一種,佔60~80%,常發生在65歲以上。
血管性失智症
特徵:記憶力下降、思考速度變慢。
主要的風險因子是高血壓、高血脂、糖尿病,與心血管疾病有密切相關,因此患者常伴有中風病史。
與阿茲海默症不同的是,病情有可能會突然惡化。
額顳葉失智症
特徵:個性改變、行為衝動、語言能力退化。
最少見的一種,佔5%,常見於40 -60歲。
路易氏體失智症
特徵:行為退化、睡眠障礙,及明顯的精神症狀,如產生幻覺。
常伴隨帕金森氏症的症狀。
帕金森式失智症
特徵:專注力下降、判斷力變差、睡眠障礙、焦慮、憂鬱。
是帕金森氏症患者在晚期可能出現的併發症。
失智症要掛哪一科?
可到各大醫院的精神科或是神經內科就診,做進一步的檢查。
可能造成失智症的7大原因
年齡:65歲以上風險顯著增加。
基因:如APOE-ε4 基因變異。
三高,高血壓、高血糖、高血脂:影響心血管與代謝。
肥胖、糖尿病:胰島素阻抗影響大腦代謝。
長期慢性發炎、氧化壓力:自由基損傷腦細胞
缺乏運動或社交:增加大腦退化風險。
營養不良:維生素B12、維生素D不足。
年紀越大,罹患失智症風險越高,一定要好好預防。
失智症的7大前兆
記憶力減退:特別是短期記憶,剛發生的事記不住。
語言障礙:忘記常用詞彙,講話不通順。
判斷力下降:難以下決策。
方向感變差:即使是熟悉的地方也可能迷路
情緒變化大:焦慮、憂鬱或是易怒。
個性改變:本來熱情的人可能變得冷漠,不愛社交。
日常活動退化:刷牙、洗臉都可能變困難。
如有以上症狀出現,就應該特別注意。
若持續半年以上,應盡速就醫。
失智症的嚴重程度
輕度失智:記憶力下降、注意力不集中、個性改變
中度失智:語言困難、混亂、無法獨立處理日常活動。
重度失智:失去認知功能、無法行動甚至進食,需要全天候照護。
晚期失智:可能完全失去自理能力,需要完全照護。
失智症的治療
目前沒有完全治癒失智症的方法,主要透過藥物來減緩病情進展,
乙醯膽鹼酯酶抑制劑 (Cholinesterase Inhibitors)
作用:可以避免神經遞質乙醯膽鹼被分解,也可以抑制丁醯膽鹼酯酶作用物質。
多奈哌齊 (安里申) (Donepezil, Aricept)
作用:改善心理狀態和日常活動功能。
重酒石酸卡巴拉汀 (Rivastigmine, Exelon)
作用:增強失智症或帕金森氏症的認知功能。
加蘭他敏 (Galantamine, Razadyne)
作用:增加乙醯膽鹼,改善記憶與認知功能。
NMDA受體拮抗劑
美金剛 (Memantine, Namenda)
作用:調控麩胺酸,保護神經細胞免受損傷。
新型抗β類澱粉蛋白抗體藥物 Lecanemab(Leqembi)
2023年FDA批准使用,可減少β類澱粉蛋白沉積。
作用:延緩疾病進展,但不適用於所有患者。
失智症會遺傳嗎?
大部分失智症患者沒有家族病史。
雖然基因可能影響罹患風險,但環境與生活方式對患病風險影響更大。
預防失智症的6大關鍵
1. 健康飲食
現在應對失智症的主流飲食方法是地中海飲食和Mind飲食(麥得飲食)。
據統計,麥得飲食在控制失智症的表現效果較佳。
盡量以蔬菜、莓果、全穀類和魚肉為主,也包含堅果、橄欖油、黑巧克力等優質油脂。
主軸是攝取蛋白質和膳食纖維、強力抗氧化物、Omega-3 等對延緩大腦退化有幫助的營養素。
2. 控制血糖、血壓與血脂
糖尿病和三高會影響腦部血管健康,增加失智症風險。
有研究指出,高血壓患者的血管性失智症風險比正常人高2倍。
控制血糖:減少精緻糖的攝取、選擇低GI食物。
控制血壓:減少鈉的攝取(超加工食品、泡麵、醃漬品),以及減少鉀的攝取(香蕉、番茄、堅果)
控制血脂:避免反式脂肪(炸物、人工奶油),多攝取Omega-3(海水魚、亞麻籽)
精緻糖對身體危害大,盡量少吃。
3. 規律充足的運動
規律的運動可以促進腦源性神經營養因子(BDNF),幫助大腦細胞再生。
BDNF是腦中的一種蛋白質,可以促進神經元的生長。
有氧運動(快走、游泳、騎腳踏車):改善腦部血液流動。
重量訓練(適度):促進胰島素敏感度。
平衡運動(瑜珈、太極):降低跌倒風險。
2019年 Journal of Alzheimer’s Disease的研究指出,規律運動可以降低35%罹患失智症風險。
4. 充足的睡眠
睡眠時,大腦會清除β-類澱粉蛋白,這是造成失智症的關鍵物質。
睡眠品質差或是睡眠時間不夠都會減少大腦清除廢物的效率。
5. 規律作息,避免熬夜或日夜顛倒
避免睡前使用電子產品,電子產品發出的藍光會影響褪黑激素分泌。
2021年 Nauture Aging的研究指出,每天睡眠少於6小時的人,罹患失智症風險比正常人高30%。
6. 腦部訓練和健康的社交活動
大腦需要經常使用才能維持功能,學習新事物(如樂器)或是多參與社交互動(與朋友聊天、玩桌遊)可減少腦細胞退化。
2020年在Lancet Public Health的研究發現,社交活動過低的人,罹患失智症風險比一般人高60%。
益智遊戲對於保持大腦運轉很有幫助。
失智症可以選擇哪些輔助保健食品?
維生素B群(B6、B12、葉酸):保護神經元。
抗氧化劑(花青素、綠茶多酚)-降低氧化壓力。
益生元(半乳寡糖、果寡糖):平衡腸道菌叢、穩定血清素產出。
Omega-3(魚油)-減少神經發炎。
90%以上的血清素是在腸道產生的,腸道環境不好,血清素產出效率就會打折。
失智症患者的飲食建議
基本上飲食一定要均衡,可優先選擇富含以下營養素的食物。
Omega-3脂肪酸
如鮭魚、鯖魚、亞麻籽,可保護神經元。
抗氧化多酚物質
如藍莓、黑巧克力、綠茶,可降低氧化壓力。
高纖食物
如全穀類、蔬菜,可促進腸道健康,減少發炎。
葉酸 & 維生素B群
如菠菜、蛋、堅果,可促進腦部健康。
富含益生元的食物
如洋蔥、大蒜、香蕉,可維持腸道內菌叢平衡,間接促進腦部健康,有助於認知功能。
高%數的黑巧克力除了含有豐富的抗氧化劑 - 可可多酚,也有助於擴張血管、維持心血管健康。
盡量避免以下食物
高糖食品:如精緻甜點、碳酸飲料。
高飽和脂肪、反式脂肪:如炸物和加工食品。
過量精緻碳水化合物:如白飯、白麵包。
這樣大家都學會了嗎?👆
延伸閱讀:
(糖尿病有哪些類型?糖尿病患者該怎麼飲食控管?糖尿病友可以吃巧克力嗎?)
(益生元是什麼?)